連咳5天!1歲童誤吞釘書針差點「腸穿孔」,該怎麼預防孩子的誤食危機?
作者\愛寶貝親子網 周怡宏 醫師
【媽媽經編按:許多3歲以下的嬰幼兒喜歡將東西放進口中來探索學習,常見誤吞的危險物品包括釘書針、銅板、磁鐵、鈕扣、螺絲釘、別針等。日前苗栗就有一名1歲男童嚴重咳嗽了5天,急診檢查後才發現腹中竟有釘書針,差點造成腸穿孔!
該男童咳嗽咳了5天,到診所拿藥治療仍沒有好轉,因此到醫院急診,照胸部X光發現上腹部有像是釘書針的影像,抽血檢查後診斷為「黴菌感染合併誤食異物」,沒有開刀的必要,而男童吃了腸胃藥後順利排出釘書針。
因釘書針兩端尖銳,要小心可能有腸道受傷穿孔的風險,幸好男童在等待釘書針排出的期間,沒有出現肚子變硬、疼痛等症狀,順利康復出院。為恭醫院小兒科主任李浩遠指出,尖銳物品或有腐蝕傷害的物品,像酸、鹼、鈕扣式電池等會引起消化道灼傷,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下,要趕快就診、安排內視鏡取出異物,才不會造成更大的傷害。
誤吞巴克球可能致命,禁止販售給14歲以下兒童
巴克球被譽為最好玩的磁性益智玩具,許多爸媽都會買給孩子玩!不過前幾天兒科醫師祁孝鈞透過臉書粉專發文呼籲爸媽不要買巴克球玩具給孩子,因為不論國內國外都已經發生多起因誤吞巴克球造成的腸道壞死,嚴重的話需要切除部分的腸道,甚至還可能引發生命危險。
為什麼看起來無害的巴克球(磁鐵球)會造成這麼大的傷害呢?醫師解釋,如果小孩只誤吞下一顆巴克球,那也許不會發生什麼事,因為巴克球本身很光滑,可以隨著糞便排出;但如果孩子不小心吞下兩顆以上的巴克球,這兩顆巴克球可能在腸道中分開再黏合,所以在再度黏合的過程中很有可能會夾住其中一段的腸壁。
腸壁本來有豐富的血流,但現在一段被夾住阻斷了部份血流,巴克球的吸力又很強,在沒辦法解套的情況下,腸道只有慢慢走向缺血性壞死一途,進而有高機率會造成代謝性酸血症及敗血症而危及性命。
推薦閱讀:1歲童誤吞水晶寶寶,腸阻塞需開刀取出!
之前就曾有一名10歲男童誤吞了7顆巴克球,拖了三天才告訴父母,6顆巴克球移動到大腸、1顆卡在小腸,造成兩段腸子緊緊吸住而腸道缺血、穿孔,幸好緊急安排手術取出及修補腸道破洞,否則恐引發腹膜炎及敗血症而喪命。
祁孝鈞醫師表示,這也是為什麼許多國家都已明確的禁止巴克球以「玩具」形式販售,台灣也從去年10月1日起,便將巴克球納入應檢驗的玩具商品,不能販售給14歲以下的兒童。然而網路上依然可以看到許多販賣此類玩具的廠商,因此醫師特別發文提醒家長不要購買巴克球給孩子當玩具!
如果家中孩子要玩巴克球、水晶寶寶等小玩具時,爸媽應在旁邊陪同,平時也要注意將電池、鈕扣、硬幣等收好,避免處於口腔期的嬰幼兒把東西往嘴裡塞或吞下肚。那到底該怎麼預防誤食?或是孩子不小心真的誤吞了東西該怎麼應對?家長務必記得下面的原則!】
孩子很喜歡用嘴巴探索周遭,有時不小心就造成誤食;此時家長要冷靜不要驚慌、更不要責怪孩子,以免拖延救護時間,甚至可能引起嗆到意外,要耐心安慰,儘快對症處理。
最容易發生誤食的年齡是6個月至1歲半的嬰幼兒,他們處於口腔期,其次是1歲半〜4歲的幼兒,因為頑皮以及好奇也要小心誤食。
以下就說明處理方式的不同供家長參考:在進行家中處置前,首先要弄清楚誤食的物品、份量以及時間,並仔細檢查周遭物品以確認。送醫時也要向急診醫師告知上述事項,並記得帶上剩餘物品及其包裝,如果有嘔吐物應一道帶去醫院,以便協助醫師採取正確有效的急救措施。
關於誤食時的處理原則:
完全沒有出現呼吸、吞嚥困難、嘔吐狀況,代表吞入細小物品,可觀察3〜7天內排便,並多按摩與多吃高纖蔬果,如果仍沒有排出,或者出現腹痛、嘔吐等狀況,建議就醫以X光或腹部超音波檢查。
利用催吐方法必須在異物未阻塞呼吸道時才可使用,如已阻塞則不可進行催吐。
1歲以下嬰兒如果意識沒有喪失,而呼吸道完全阻塞,也建議使用拍背和壓胸進行初步處理。
1歲以下拍背和壓胸操作方法:
大人以手臂撐住小孩身體、手指扶住下巴,讓臉部朝下,頭比胸低的依靠在大人大腿上,並以另一手掌根於兩肩胛骨中點處連續拍打5下。接著翻回正面,以兩根手指頭於兩乳頭連線中點處下方連續下壓5次,每次需達1〜2公分。若仍未吐出異物,則重覆背部拍打及擠壓上腹部的動作,直到東西吐出為止。
1歲以上嬰兒就可用標準的哈姆立克急救法
哈姆立克急救操作方法:
如果孩子能夠站立,大人從背後環抱,一手握拳拇指對準肚臍與心窩中點,另一手包覆住拳頭握緊,兩手一起向上向內的連續擠壓5下;如孩子無法站立,則仰臥躺平,大人跨坐在孩子的雙腿上,將兩手掌堆疊、一手將五指扣住,於肚臍和心窩的中點處快速向下向前推5下,直到異物吐出。
如異物無法排出,孩子仍能發出聲音與呼吸時,代表只是部分阻塞,應立即送醫以內視鏡、氣管鏡或喉鏡取出。此外,要特別注意不可使用催吐的物品,包括揮發性液體如汽油,殺蟲劑如農藥,強酸、強鹼物質如漂白劑,尖銳物品如釘子。
預防嬰幼兒誤食是最重要的:
首先需要注意物品妥當保管,易引起誤食物品要鎖在櫥櫃或存放高處。不將細小物品給孩子玩,如1元以下硬幣、鈕扣等。盛放堅果、豆類容器要確認有否旋緊瓶蓋。不給不適合嬰幼兒吃的食品如小果凍、花生等。
其次,要有良好的進食習慣:不要讓孩子在進食中走路、跑跳。進食時不要一邊說話。確實在旁監督進食,以防止孩子吃下不當物品。不要在孩子面服藥,以避免模仿而誤食。
最後,家長應定期檢查家中物品,確保物品零件尺寸足夠大而沒有連結鬆脫,紐扣、帶子或其他裝飾品確實固定良好,以免造成誤食塞住嘴巴或喉嚨。地上也要收拾整齊,不可有掉落硬幣、鈕扣等小物品。平時做好居家的預防措施,才是確保孩子安全健康的最佳保障。
【愛寶貝親子網】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孩子抓了東西就往嘴裡塞!談誤食危機】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Stephanie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流感疫苗防重症4大秘訣!施打不等於免確診,誰能使用「公費疫苗」?保護期多長一次了解!
大S因流感併發肺炎離世,究竟「流感」有多可怕?光是上季累計就有1,776例流感併發重症,其中408例死亡。衛福部...
破解植牙4大迷思:醫病溝通是成功關鍵
「植牙」是以人工植體取代牙根,補足缺牙問題的療程;但其成功率卻並非百分之百,過程中可能因為術前評估不完全、患者個...
素食者如何正確補鈣?醫師提醒關鍵觀念:魚油不宜搭配,餐後補充吸收更佳!
「鈣質」攝取不僅關係到青少年的成長發育、老年人的骨骼健康,以及一般民眾的牙齒保健,多數人忽略的是,「鈣質」還直接...
執行168斷食時可以喝咖啡、茶、豆漿嗎?基本知識一次告訴你
提到168斷食法,相信許多正在減肥的人一定不陌生,斷食期間難免會有肚子餓的時候,不少人會喝牛奶、咖啡補充熱量,這...
高度近視易引起黃斑部病變,醫師呼籲定期檢查
文字突然扭曲變形,竟與高度近視有關?64歲陳先生有一天晚上閱讀時,突然覺得字體扭曲看不清,因此求診。醫師詳細問診...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