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孩子關節紅腫脹痛,小心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孩子關節紅腫脹痛,小心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孩子關節紅腫脹痛,小心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兒童特發性關節炎((Juvenile idiopathic arthritis, JIA)是兒科常見的自體免疫性疾病,常發生於16歲以下少年兒童。臨床統計,病童以8、9歲居多,且最小的患者僅有一歲多。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病童發病期會出現關節發炎、疼痛、腫脹、發熱等現象,就診時多半主訴為不知名疼痛,由於初期症狀與受傷、扭到及生長期關節疼痛類似容易混淆,經常已經輾轉就醫傳統國術館、骨科等,最後到風濕免疫科確診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患者時,大多已延遲超過半年。

推薦閱讀:身體好痛?生長痛不用看病的五個舒緩秘方

令人擔憂的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一旦延遲就醫,會令處於成長期的孩童日後出現關節變形、導致長短腳或需倚靠輪椅活動,因此,及早診斷、及早治療是影響疾病控制成效的重要關鍵。

經常有父母會將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與生長痛搞混,但兩者其實有很大的區別:生長痛多半發生在夜晚,感覺肌肉痠痛或抽痛,甚至痛醒,孩子白天仍然可以活蹦亂跳,且痛點多在下肢部位,如大腿前側、小腿後側及膝蓋後方;而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多發生在關節部位,包括膝關節、腳踝、手腕或手指關節等,且會長達數星期之久。 孩子關節紅腫脹痛,小心罹患兒童特發性關節炎

目前治療「兒童特發性關節炎」仍以藥物為主,原則上首選治療以非類固醇抗發炎劑、免疫制劑及類固醇製劑為優先,但若治療3個月後仍有症狀,可考慮加上生物製劑,為新的治療選項。

生物製劑與傳統藥物不同之處在於,係針對致病機轉所研發,與傳統化學製藥原理完全不同。有國外研究指出,「兒童特發性關節炎」與腫瘤壞死因子濃度高度相關,生物製劑則可抑制腫瘤壞死因子的活性,經臨床試驗發現,對控制疾病的效果不錯。

推薦閱讀:韓國火紅體型矯正師獨家公開孩子長高睡前按摩祕笈

「兒童特發性關節炎」的成因至今不明,臨床統計,從有症狀到確診約需4個月左右,倘若未能及早治療恐對關節造成永久缺損。因此提醒,16歲以下少年孩童若有關節紅腫脹痛等現象,且持續超過6周未獲改善,要高度懷疑是「兒童特發性關節炎」患者,應進一步赴「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評估診斷,亦可排除其他疾病的可能性,讓孩子重拾健康、快樂成長。

延伸閱讀:孩子走路內八害跌倒,三狀況盡速就醫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廣編企劃

媽媽經廣告特別企劃專區。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

感冒痊癒後仍持續咳嗽?中醫認為可能與臟腑功能失調有關!了解慢性咳嗽的原因,並透過中醫調理,改善身體狀況,加速康復~

冬春之際日夜溫差大,許多人一不小心就會感冒,若在感冒後仍然持續咳嗽,就要小心是「慢性咳嗽」。中醫師指出,慢性咳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