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向另一半表達憤怒!研究:越懂表達情緒的人,情緒越穩定
作者\媽媽經編輯部
心理學發現,能夠用更精準的詞彙辨識情緒、替情緒命名的人,較能調節情緒起伏(Matthew D. Lieberman; Susan David; Brené Brown)。
對情緒的認知,如果只是籠統的,例如「我的感受很糟」、「心情很壞」,那麼,每一次感覺「不好」的時候,都會產生一樣的反應,反而變成重複的消耗,因為你不知道自己正在經歷什麼情緒,也不知道如何應對。
以焦慮和恐慌為例,這兩種情緒發生時,會出現血壓升高、顫抖、電流在身體流竄的感受,但如果為這股情緒命名,會大大改變它對身體的影響。
「情緒命名」:理性腦活躍時,能夠抑制感性腦
準確的辨識情緒,對心理健康至關重要。
以一個實驗為例,加州大學心理學家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的研究發現,理性腦與感性腦無法同時運轉,因此,當理性腦變得活躍時,就會抑制感性情感。
「替情緒命名」便是依據這個原理,當人們進入辨識、命名情緒的過程時,大腦外側前額葉皮層(理性思考區)會變得活躍,因此降低感性腦的活動,因而能夠有效調節情緒。
情緒命名技巧:使用“我感到…“
UCLA心理學教授馬修.利伯曼(Matthew D. Lieberman)也提出一個技巧,幫助自己命名内在的情緒及感受,能有效提高情緒腦的發展,並且平靜心情。
1. 當你感到不舒服或困擾時,花一點時間停下來,深呼吸、命名你的情緒。
2. 找到特定的字詞,來定義你的感受。
使用:“我感到______”,而不是“我是________”
例如:“我感到不知所措”,而不是“我不知所措”。
這個過程中,你能夠以健康的方式激活大腦、與感受保持聯繫,並且在“你”和“你的感覺”之間創造一個空間,以便你評估它們,並且做出回應。
注意不要對感受作出評價,實驗發現,腦中有越多的單詞描述情緒,越有助於維持情緒穩定。
命名自己的感覺之後,請花一點時間問自己“我從這種感覺中學到什麼”,然後探索更多的感覺。
透過「情緒羅盤」準確的辨識情緒字彙不夠多?
可以透過美國心理諮商師威爾寇斯(Gloria Willcox)發明的「情緒輪盤」,有助於理解自己當下的感受。
Reference
Living, O. (2017) Behind Why Naming Our Feelings Makes Us Happier. Retrieved from https://www.huffpost.com/entry/the-science-behind-why-na_b_7174164
Luscombe, B. (2021) Brené Brown Thinks You Should Talk About These 87
Emotions. Retrieved from https://time.com/6122081/brene-brown-atlas-of-the-heart/
David, S. (2016). Emotional Agility: Get Unstuck, Embrace Change, and Thrive in Work and Life. New York: Avery/Penguin Random House.
Watt-Smith, T. (2016). Book of HumanEmotions.
推薦閱讀:
和朋友歡笑聊天仍感到孤獨?心理師教你療癒童年創傷、破解孤獨感的方法
焦慮、害怕親密…這7種跡象代表父母已造成孩子內心的「複雜創傷」!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揮別突發漏尿、尷尬異味…更年期女性養成3項好習慣,有效重拾乾爽自信生活
許多正值更年期的婦女們都有過類似經驗:一咳嗽或大笑、提重物的瞬間就察覺到褲子滴滴答答,令人尷尬的漏尿問題已悄悄找...
我要回應
2023-01-21 15: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