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學博士:5招終止孩子亂發脾氣,養成高情商!
我們的孩子越早開始能夠控制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就越好!我們大多數家長都熟悉一個這樣的孩子:
他似乎永遠無法坐著靜下心等待;
遇到事情總是焦灼煩躁易怒;
或者在不適當的時候突然情緒爆發,大喊大叫;
或者似乎無法持續堅持做好某項任務,時常不耐煩;
這些孩子的行為很明顯是缺乏自我控制的(或自我調節的能力) 。於是,我們開始羨慕“別人家的孩子”,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他們的孩子為什麼那麼自覺又自律?”似乎自律能力好的孩子,總能夠以積極的心態應對各種新情況,很機靈很得心應手的做出妥當的反應!然而相比自家孩子,莫名其妙就被一些小事情給點爆,那小宇宙說爆發就爆發,友誼的小船說翻就翻……
一個案例——比如說,此刻孩子很想要一個冰淇淋,你告訴你的孩子他只有晚飯後才能吃冰淇淋。你的孩子會尖叫和哭泣抱怨,希望你能放棄這個決定,希望能馬上就得到冰淇淋。
在這種情況下,你想教你的孩子如何管理他的情緒並控制他發脾氣的衝動。最好的辦法是幫助他看到自己的行為後果——大喊大叫,任性哭鬧可能會導致媽媽完全取消享用冰淇淋。希望他最終會明白:耐心等待才更明智。
我們家庭教育中,最緊要的也是力求培養孩子們能學會“自覺”,培養他們高度的自我控制能力,這時,我們可以試著幫助設定目標並與孩子們一起完成幾次。
那麼我們該如何教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心理學家Laura Markham博士說,唯有“實踐”。對於幼兒而言,他們幾乎沒有自我控制能力是很正常的,因為控制幼兒的大腦部分-前額皮質-尚未完全發育。
釋義:Prefrontal Cortex——它是負責目標驅動行為,一旦做出了決定,Prefrontal Cortex會組織你的各種行動去實現這一目標。當你確定了一個目標的時候,Prefrontal Cortex會改變大腦其他區域對於外部世界的感知。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前額皮質也會逐漸成熟。
我們家長負責任地給孩子灌輸紀律,生活禮儀,加強Prefrontal Cortex,趁他們還小還比較容易被灌輸和教育的時機加緊練習是至關重要的。別總是期待孩子會隨風生長,他不是真的野草。也許有的人難免這樣想:“孩子還小,等長大了再說……還是孩子嘛,長大了自然就能懂事了…… ”殊不知,沒有哪個孩子,是放任自流,就能自然而然懂得很多的,特別是自律這件小事,人都貪圖安逸,小孩子也不例外。
那麼,該怎樣著手讓孩子學會自我控制呢?Laura Markham博士建議如何幫助您的孩子發展這些方面:
Laura Markham博士簡介:
哥倫比亞大學臨床心理學博士、美國享有盛名的育兒網站AhaParenting創始人
孩子在以下3個方面發展自我控制:
1–行為(孩子如何控制他的身體和行為);
2–情緒(孩子如何控制他的感受和情緒);
3–認知(孩子如何有效地設定目標和遵循)。
因此,根據這三個方面,家庭教育中,我們管理孩子發脾氣的5種方法,值得借鑒:
一、建立信任。
Laura Markham博士說,自我控制的基礎是信任。你需要通過“關注孩子的情感需求”來建立信任。回到冰淇淋的例子,如果你的孩子相信你,會記住你說過的話,並期待你在晚餐後同樣自覺地“說到做到”——給他一份冰淇淋。因為這樣一件小事,他將逐漸學會安撫自己的“不耐煩”並逐漸學會等待,學會管理自己的情緒。
反之,如果你對他吃冰淇淋這件事本身就是持有“反對”的態度,答應他晚餐後吃,只是延遲應對策略,希望等著他“一個小孩子想法來的快去的也快”,想要他很快忘記這件事,那麼,他事後想起來將不再堅信父母會“說到做到”,如果這種事情經常發生,你將很快失去他的信任。那麼他的不耐煩情緒,將會持久地存在,下次他將會更加堅持要什麼就馬上必須得到。
二、擁抱掙扎和失敗。
我們可以從挑戰中學到很多東西,而紀律就是其中之一。比如,共同嘗試解決一個難題,比如一個科學小實驗項目,可以在陪伴中教你的孩子——如何解決問題?嘗試在耐心中解決問題時,不停地讓他學會平復內心的掙扎和痛苦,直到獲得成功,從而體驗到一分“成就感”。
再比如,學習騎自行車,可能他會經常跌倒,但你足夠相信他能愈挫愈勇,並且積極鼓勵他的每一次跌倒和重新站起來去嘗試,這將會幫助孩子學習如何調節“令人沮喪的挫敗情緒”,直到學會為止。
三、設定合理的限制。
“每當我們設定一個孩子能接受的限制時,她就會實行自我控制。”
比如,孩子在游泳時總是不按套路出牌,總是調皮戲水。我們如果威脅他說“再這樣,以後永遠也別想來游泳了!!”這不一定奏效,有可能孩子還學會了你的發脾氣和威脅口氣。換個說法,對他的行為加以限制,如:“如果你能好好學習游泳技能,遵守游泳規則,你就還可以多玩一小時……”這樣,孩子不但樂於接受,也學會了自我控制自己的行為。
再想像一下你的孩子忙著玩他的玩具。另一方面,你焦急地趕時間,希望他儘早穿上校服,準備出發去上課。你如果憤怒地懲罰他,說“如果再不穿好衣服就把玩具帶走,再也不給玩!”,這並不教會他去自我控制,因為你強迫了他,結果只可能是逆反或者拖延。但是如果你告訴他“你會給他五分鐘的時間來玩”,他接受了這個,他將能夠更好地控制自己,並在時間到了的時候停止玩耍。
四、良好的自我控制。
孩子們是大人的複印機。他們能從你的行為和語氣中學習。因此,當家長你當下難以管理自己的情緒並很輕易地生氣時,他們會在之後模仿你的行為!(“哦,這樣就代表我很生氣啊?這就是表達憤怒啊,以後我就這樣表達我自己”)。更重要的是,每當你嚴厲斥責你的孩子時,你的孩子就會感到不安,並使他更難以主動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行為。
“時刻提醒自己調節好自己的情緒,這樣你就可以保持冷靜,對孩子充滿同情心和同理心。”——Laura Markham心理博士說。
因為沒有父母是完美的,有時候你可能會忍無可忍,當你控制不住自己而發怒時,記得及時跟孩子道歉,並與你的孩子討論你應該做些什麼別的不同的事情對他的情緒加以撫慰他,並同時教他學會自我控制,不要學長輩的一些錯誤示範。
(也許有人會反駁,“你能這麼平靜的傳授經驗,恐怕你是沒生過孩子吧?”之所以會這麼反問的人,本身存在一種偏執,對自己教育方式和觀念的“絕對執著” ,期待用壓倒性的實踐快速平息和孩子的衝突,並且對自身所獲得的短暫成功感到滿足。然而,孩子可能並不會那麼容易接受。等孩子到了青春期,你會發現,你完全不懂他為什麼變成天天和你唱反調哦~)
五、激勵。
當一個孩子有動力,有動機通過一點點的改變,去達成對他來說“很重要的事情”時,他就能學會很好地自我控制。
例如,您的孩子想要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學會提前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和衝動,以方便和其他小伙伴融洽相處,從而學會自我控制。(這時候,家長的提前溝通和做法提醒,能給孩子帶來很大的心理暗示。)
每當孩子非常自覺地嘗試“自我管理、自我控制情緒”,他就會自然而然地學會一種幫助他去應對各種突發事件的策略和方法”。家長可以通過鼓勵他感興趣的東西,為孩子創造一些“自我管理”的機會。
如果您的孩子正在烘烤,他也很樂意參與這麼有趣的活動,家長需要積極支持他。做家務,或者製作餅乾時,將教他如何“耐心等待”餅乾烘烤完成。參加足球訓練時,也要求你的孩子一遍又一遍地重複動作,直到他掌握紮實的基本功為止。足夠相信你的孩子,鼓勵他為了興趣, 嘗試一次次的努力。
“大腦就像你的肌肉一樣,是遵循“用進廢退”的基礎來運作的。它如何在整個生命中得到加強和鍛煉,這取決於它的使用方式。如果經常使用某一特定腦區將會增強它,而長期不用則弱化這一腦區。
那些【有情緒反應時,幫助合理設定移情和限制,積極處理情緒調節,鼓勵孩子追求興趣和激情】的父母將會培養出自律的孩子“Laura Markham博士如是說,幫助培養孩子自律的5個方法,在開學伊始,越早重視越好,同時,這些習慣的養成更在於陪伴,在於訓練,在於用心的投入!共勉。
推薦閱讀:
心理學家:當孩子情緒失控,9個溝通方式培養高情商!
臨床心理學家:孩子6個跡象,證明爸媽家庭教育100分!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美白總是效果不彰?皮膚科醫師整理3大美白攻略 這個秋冬輕鬆變白!
每個想變美的女生不是在美白的路上,就是在學習如何美白,誰不想有一張白淨透亮的臉蛋呢?但是美白就像...
放學後你都問孩子什麼?「提問力」決定你是哪種層次的父母!
作者\嚴柔拏 一九九四年諾貝爾得獎者伊西多.艾薩克.拉比〈Isidor Isaac Rab...
一位高學歷父親的心願:我不希望女兒未來嫁得好⋯⋯
作者\Goody25 每位父親的願望一定都是希望自己的兒子事業有成,女兒能找個好人家。但偏...
教育小孩也要看時機!4種狀況下絕對不能罵孩子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孩子教育最難的就是如何達到效果,又不過度責罰、傷害孩子的心,做得好的...
這三句話最NG!3句破壞孩子信心的詛咒話語,孩子會認為自己是沒用的人
作者\石田勝紀 「我努力不說出傷害孩子的話語。」 「我非常注意自己的用字遣詞。」 ...
我要回應
2021-05-11 00:43:42
2021-05-10 23:45: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