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皰疹反復發作好不了?快速排除體內濕氣的小撇步一定要會
作者\姚淑儀
淋了雨,不擦乾身體,便直接吹冷氣;洗完頭,不吹乾頭髮,直接倒頭大睡;運動後,汗水淋漓吹風灌冰水⋯⋯殊不知,這些瀟灑行徑,其實正在邀請「濕氣」進駐體內。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自然界的氣候、地域、生活習慣與工作環境,都會對人體產生影響,甚至引發疾病,但是,外在的濕氣,究竟以什麼方式侵入,成為人體內的濕氣呢?
改變生活習慣,就能趕走濕氣
國興中醫診所院長方志男指出,當空氣中水分子增多,代表濕度高、濕氣重,濕氣緊貼著皮膚與黏膜,使人體排汗的流暢度受到阻礙,體內散熱速度變差,濕氣排不出去,於是出現頭昏腦脹、筋骨痠痛、脖子僵硬、食欲不振、大便濕軟等現象。
濕氣在體內凝聚久了,會導致痰濕,出現鼻涕、痰、白帶增多等症狀,以及皮膚瘙癢、濕疹、汗皰疹、香港腳等各種皮膚病。
濕,無所不在;濕氣對人體的危害,更是在不知不覺中逐漸累積而來。然而,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天氣炎熱潮濕,「濕」已是無法改變的宿命,想擺脫濕氣干擾,可能嗎?
「首先,生活習慣要改變,」方志男表示,《黃帝內經》提及:「正氣存內,邪不可干,邪之所湊,其氣必虛。」也就是說,體虛之人,比較容易遭受邪氣攻擊;但即使是體健之人,在外邪長時間攻擊下,再健康的身體也會不敵。
因此,要防止濕邪侵擾,最重要的就是藉由良好的生活習慣來鞏固自己的正氣,正氣足夠時,濕邪自然無法入侵;並且也要懂得趨吉避凶,摒除壞習慣,才能防止邪氣乘虛而入。
游泳、淋雨、不吹頭髮,讓濕氣跑進身體
有的人洗完頭髮後不立即吹乾,或是洗完頭不使用吹風機,改以冷氣、電扇吹乾頭髮,還有人乾脆濕著頭髮上床睡覺,這些壞習慣都會使頭皮因接觸濕氣過久,以致濕氣入侵,造成頭痛。
同樣地,許多人仗著身強體健,淋雨後不馬上更換衣服、吹乾頭髮,甚至還以冷氣、風扇吹乾身體,濕氣轉眼便入侵了。「淋雨後所引發的感冒,有的人會出現關節痠痛、脖子僵硬、頭痛、大便濕軟等現象,這就是濕氣入侵的證據。」方志男說。頭髮濕、身體濕皆不應直接吹風、吹冷氣。有人可能會疑惑:冷氣不是也有除濕功能嗎?
方志男表示,冷氣只能除去外在環境的濕,而不能除內在的濕,常吹冷氣易使排汗受阻,一旦體內濕氣排不出去,就造成「冷房中暑」了。
台灣氣候過於濕熱,每逢季節轉換時,尤其是春轉夏的梅雨季,更是中醫認為濕氣最重的時刻,許多人也容易於此時身體不適。方志男提醒,如果貪涼、有打地鋪睡覺的壞習慣,很容易出現筋骨、肌肉、關節疼痛,久了甚至會誘發風濕性疾病。
「濕氣入侵也與工作型態有關,」他指出,潛水夫、救生員、游泳選手等水中工作者,由於長時間與水接觸,也易使濕氣入侵身體造成各種病痛。
美國游泳名將「飛魚」費爾普斯(Michael Phelps)背上因拔罐所留下的紅圈記,一度引起大眾討論。方志男解釋,「游泳選手因為每天必須接觸水,雖然游泳時身體也會流汗,但在水中汗液無法順暢排出,久而久之筋骨就會緊繃痠痛。」
運動前喝一杯溫水,幫助發汗排濕
如何做好排濕補救呢?方志男指出,身體濕了就要養成立刻擦乾的習慣,不讓濕邪有機可乘;經常開窗通風,讓風帶走濕氣,並讓太陽照進屋內祛濕;下雨或地板出現濕黏腳印時,就要養成打開除濕機的習慣。
「東西會長黴,人當然也會!」他建議不妨在家中放置濕度計每天察看,或觀察浴室毛巾是否已出現黴斑、衣櫥是否飄散霉味等,便可得知環境是否過濕,立即做出對應的補救措施,例如打開除濕機、使用除濕劑、烘被機等,不讓「濕」霸占住處,危害身體健康。
久坐也容易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因此要勤於運動,以便流汗排濕。許多體能不佳、濕氣又過重的人,會發現運動時很難排汗,可在運動前先喝一杯溫熱的水或薑湯,藉以提升排汗機能,使汗水排出更為順暢。運動後,則要避免穿著汗濕的衣服騎車吹風或逛大街,更不應飲用冰水,因為身體在排濕時需要許多能量,而冰水卻會消耗能量,適得其反。
體內濕氣過重的人,也可以選擇和「飛魚」一樣,透過拔罐來排濕。方志男表示,藉由吸拔的力量,將皮膚毛孔撐起、打開,使濕氣更容易透發出來,唯需注意身體較虛者,不可常拔,拔罐後也最好以艾灸溫熱穴位,稍加補氣。
【今周刊生活i健康特刊】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去濕排毒】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比滴雞精更厲害!全植物配方補氣飲
每次和旁人談起我一天的行程,很多人好奇,全年無休一打三的我每天六點起床開始忙三個小孩,中間還穿插四處講課、寫教案...
外勤工作皮膚老化?醫師建議玻尿酸注射重返年輕
42歲于女士從事外勤工作多年,皮膚日益老化暗沉,還被年齡相仿的人叫她一聲「大姐」,讓她覺得有些尷尬,回家照鏡子仔...
冬天吃魚保健康!營養師告訴你5個關鍵營養點:減肥必吃這個食物!
冬天氣溫低讓人食慾望增加、運動量降低,尤其台灣日夜溫差大的特性,更容易提升心血管疾病的促發率。想於冬季落實養生、...
生理期不舒服怎麼辦?專家分享5大保養祕訣:加強保濕、補充營養緩解經痛!
每個月叨擾一次的「生理期/月經」是多數女性最頭疼的課題,除了生理期間伴隨的經痛之外,連帶引發的頭痛、肌膚膚況下滑...
「733睡眠減肥法」執行秘訣!6大飲食守則助眠又瘦身:南瓜助眠、鈣質加分!
為了維持窈窕體態,享受美食同時不必擔心熱量帶來的肥胖反噬,我們專注於飲食控制、運動計畫,更不斷追求簡單且有效的瘦...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