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科太太的「子宮頸癌篩檢」檢查的不是癌!到底在檢查什麼?
作者\媽媽經特約外稿 丁彥伶
最近超受歡迎的網紅「理科太太」無論播出什麼直播話題都引來數十萬人,甚至上百萬人觀看,但日前的直播卻大踩「紅線」,直接做了「子宮頸癌篩檢」的業配文,違反醫療器材廣告需要事先申請的規定。
不過華育婦產科暨生殖醫學中心院長徐明義指出,這個檢查並非子宮頸癌篩檢,而是人類乳突病毒篩檢,即使篩檢出來是陽性,也不表示有子宮頸癌。
理科太太日前以「只要1分鐘就能在家中做子宮頸癌篩檢」為標語,並加註「太太工商時間」來直播介紹某家子宮頸癌篩檢自採組合,告訴大家如何在家裡做抹片採檢,不必擔心怕羞羞臉到醫院脫褲褲給醫師檢查,但因為違反醫療器材廣告需事先申請的規定,台北市衛生局表示已主動啟動調查,若認定違規,最高可罰500萬元。
吳明義解釋,雖然大家都簡稱這是「子宮頸癌篩檢」,但其實檢測的是人類乳突病毒(HPV)的檢查,過去也有居家子宮頸抹片檢查的組合,讓地處偏遠,或怕羞的婦女居家自行用採檢刷做子宮頸採檢抹片,但因為自行做子宮頸採檢,要能全面都能刷到病變的組織有其難度,尤其子宮內頸的部位較難採樣,擔心會有漏失,所以居家子宮頸抹片檢查並不普及。
推薦閱讀:揪出子宮頸癌!抹片和病毒檢查都該做嗎?
而改用這種子宮頸癌篩檢,一樣也是用採檢刷,但不同的是主要是採取子宮頸的分泌物,檢測其中是否有高致癌性的幾項人類乳突病毒,如果病毒是陽性,表示「罹子宮頸癌『有風險』」,並不表示檢測是陽性,就顯示得了子宮頸癌,而是必須要進一步進行抹片檢查、陰道鏡、子宮頸切片等多項檢驗,才能檢測出是否真的有子宮頸病變。
徐明義說,很多人做了這個檢測後發現病毒感染是陽性,就哭得唏唎嘩啦,其實即使是子宮頸抹片檢查結果是「異常」,也不表示就已經得到子宮頸癌。
子宮頸檢測異常最常見是因為發炎引起,另外,抹片檢測異常常看到「非典型鱗狀上皮細胞」,其實其中大部分都是未定意義的上皮病變,據美國國家癌症研究院的建議,只需四到六個月再做一次抹片複檢,如果還是懷疑有上皮病變,可以進行陰道鏡等檢查再確認。
也可以進行陰道鏡檢查,檢查時,醫師會直接以3~5%的醋酸塗抹在子宮頸上,再利用高倍數的放大陰道鏡,在醋酸標示下,如果細胞有病變會很清楚地顯現出來,醫師可以把需要進一步做病理化驗的子宮頸部份切片檢查,確定是否有子宮頸癌前病變或是癌變的狀況。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NiN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