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童年,親子,禮物,陪伴,教養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後天教育和環境也很重要

為什麼親子關係這麼疏遠

為什麼一個從小學就想自殺的孩子,父母卻從來沒發現…

0-6歲,愛等於陪伴

記得之前看到一則小故事讓我記憶深刻

一位單親爸爸,努力工作賺錢,就是為了兒子

他認為,唯有賺更多的錢,才能給小孩更好的生活

所以爸爸所有的時間幾乎都用在工作上

結果有次,這位爸爸終於休假了

想要好好稿賞兒子一番

問了兒子有什麼願望或想要的~

爸爸摸了摸自己口袋的金錢,正盤算著可以買什麼好的玩具,或帶孩子去吃大餐

結果兒子回答說:「我想要爸爸陪我去溜滑梯」

爸爸終於懂了…兒子要的,只是他的陪伴

看完我也好感動

於是有次,我也東施效顰

當時帶著約3歲的岑岑去看牙醫塗氟

並且答應她,若很勇敢的看完牙醫

媽媽就完成你一個心願哦~

3歲小小年紀的她,似乎也知道什麼叫心願

只見她眼睛睜大,閃閃發亮,很開心的說「好!」

但好像又似懂非懂,小腦袋想著心願可以做什麼

於是看完牙醫後

我開了幾個選項給她

看妳想去便利商店買糖果?或者媽媽陪妳去公園溜滑梯?或者買養樂多喝?

當媽的我自以為非常懂她,第一直覺就是覺得她一定是選買糖果!(多難得的好機會啊)

結果沒想到…她選擇"麻麻妳陪我去公園玩"

聽完…我真的訝異又感動,也上了一課

也應驗了上面那則小故事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金錢是怎麼樣也替代不了親情和陪伴

不要以為物質就能滿足小孩、養小孩就是讓他們吃飽穿暖就夠了

更重要的是「愛」和「陪伴」

鄭捷家境富裕,可是為什麼從小就覺得空虛不滿足

因為…心靈上得不到愛吧

但若你認為,「陪伴=待在他身旁」 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記得岑岑小時侯(1-2歲時),一通電話廣告邀約,邀請我去去做感覺統合評估

剛開始只是想說去好玩的,沒想到,結局卻出乎我意料

還記得岑岑小時侯非常怕生,黏人

只要有陌生人來我們家都會大哭

若陌生人靠近她要摸她時更是激動得不得了~

每個人一看到她這種反應都說是當媽的我太過保護了(啞口無言)

(老二卻都不會怕生,說明了是本身個性關係)

所以我便希望岑岑能更獨立,更自主

便越想推開她,訓練看能不能不會那麼黏人

沒想到評估老師的一番話,給了我當頭棒喝…

她說岑岑其實並不膽小,相反的很有冒險精神(從遊戲互動中看出來)

但她非常在意甚至害怕媽媽,所以會不時回頭看媽媽在哪

(我好驚訝,因為我以為她是因為膽小怕生,所以才會更黏我,沒想到是相反)

老師說岑岑對我很沒安全感,應該要多陪伴她

(??媽媽我一頭霧水,我全職老媽24hr吃喝拉撒都在她旁邊,啊是還要怎樣"多陪伴"?)

於是老師反問我:陪伴可不是陪在旁邊就好了,

今天若妳先生說好了要陪妳,結果是他在一旁弄他的電腦,

嘴上講說我人在這陪你了啊~這樣你會開心嗎?你有感受到"陪"嗎?

聽完…我終於羞愧的懂了…

原來,一切真的都是我後天造成的

回家後,我改變了我和女兒的相處模式

我看老師跟她玩什麼互動遊戲,我也下海帶著她一起玩

(以前是她玩她的玩具,我做我的事)

沒想到只是這樣而已,岑岑改變了好多

很多人來到我家都好驚訝~

岑岑居然變得落落大方,不怕生不大哭了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對於6歲以下的小孩~陪伴=愛

6-12歲,愛等於教練

孩子擁有第二個世界了:學校!進入群體社會,

他感受到群體的力量,表揚或批評都起到暗示教育的作用。

在語言和行為上傳遞愛的信息:愛是最偉大的動力。

假如他能感受到愛的陽光和雨露,小樹苗就茁壯成長。

所以教練正面暗示的力量非常重要:你怎樣評價孩子,孩子就會變成怎樣;

所以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你就要怎樣評價孩子。始終傳遞正思維,正語言,正能量。

記得有次,我帶著岑岑去隔壁家玩~她很開心的跟同伴玩著玩具

我也很開心的跟隔壁鄰居聊起了媽媽經

我順勢說了岑岑的壞話(今早她很盧,硬吵著她要怎樣怎樣…等之類的話)

我以為她應該不會聽到,甚至也沒考慮她的想法會如何

沒想到…瞬間,岑岑一動都不動的站在原地

雙手握緊,眼框含淚,我們其他人怎麼叫她她都不理

我恍然大悟…她一定是自尊心受創了!

忽然也回想起了,我自己小時侯的慘痛經驗,

以前我媽媽也總愛當著我的面,

在外人面講猛說我的不是,把我講得一文不值

當時小小心靈也真的又氣又不敢說什麼,

只能眼框含淚,跑去樓上房間偷哭

自此之後,要講小孩壞話,當媽的我都很小心XD~~

你怎樣評價孩子,孩子就會變成怎樣;所以你希望孩子變成怎樣,你就要怎樣評價孩子

我希望孩子是一個陽光正面的人,就要傳遞正思維,正語言,正能量

12-18歲,愛等於尊重

他正走在一條以自我為中心的路上:我長大了,要求平等了。

你跟朋友怎麽說話,就跟孩子怎麽說話。

我一直很羨慕很佩服能跟孩子當好朋友的父母

要教育好,不失權威下又能當起好朋友

當父母的,總是很習慣的就用"命令"指口氣

因為我是為你好!

但都忽略了小孩也是人~也有情緒

每當我對小孩失控發脾氣或不耐煩時,事後心中總會懊悔

而且都反問自己:"我對朋友說話會這樣嗎?那為什麼我對我的孩子要這麼說"

人往往對越親密的人,越失了界線,都忘了"尊重"

不管是夫妻之間,或父母跟孩子之間都是

還記得幾年前看過李國修王月夫妻的教育態度""孩子,我就是要你功課爛"

真的心存佩服~又感動

教育孩子,成績不是最重要的

培養孩子們的興趣才是王道

是怎麼樣的父母和家庭,

能讓小孩子在受訪時感動痛哭說:「非常感謝讓我出生在這個家庭,非常感謝我的爸媽」

(有興趣的可以自行估狗爬文)

沒有人天生就是當父母的料,都是遇到了才跟孩子們一起學習

對孩子多一點陪伴,多一份同理心,多一點尊重

或許這社會就會少一個鄭捷

共勉之~

【親子教養】從社會事件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莉莉安~~從{鈴}開始】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從鄭捷江子翠案看教育~陪伴比金錢重要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莉莉安

莉莉安-家有兩千金勝萬金,當七年級大班的莉莉安~遇上兩千金"岑岑歆歆" 譜出我們這一家說不完的媽媽經和故事~祈望寫出自己最真實的故事與心得~幫助造惠更多人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