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生活密不可分的「飲食」,同時也代表著人心、感情與關係
作者\姜恩鎬
二○○一年日本動畫電影《神隱少女》中有個名叫「無臉男」的妖怪,牠會將遇見的所有事物吃掉並逐漸變大。登場初期,我們無從得知他想要什麼、有什麼想法。起初他無法為人們所接納,後來因製造並揮灑砂金,讓人們開始對他鞠躬哈腰、獻上食物,頓時無臉男成了眾人崇拜的對象。
渴望獲得砂金的人們獻上食物,無臉男會張開面具底下的血盆大口將食物吞噬。雖然身體逐漸肥大,卻無法填補他心靈的空虛。第一個跟他搭話的人是小千,無臉男渴望獲得小千的心,但小千卻對他的砂金毫無興趣。
「要給妳食物嗎?還是要黃金?妳想要什麼?我決定只把黃金送給妳。」小千什麼都不要,於是無臉男再度遭遇挫折。之後無臉男說出了自己心中的饑渴源頭:「好孤單。」
在這部動畫中,我們無從得知無臉男究竟是什麼,只能看見牠的黑色披風下有著手和腳。無臉男為了緩解自己的空虛,開始將當初吞下的人原封不動地吐出來。
無臉男究竟想要什麼呢?
食物、愛與自我意象的關係
對人類來說,「擁有食物」代表很多意義。試著回想一下電影《春逝》的劇情,當劇中人問「要吃個泡麵再走嗎?」的時候,泡麵就成了引誘的詞彙。但之後「煮個泡麵吧!」卻帶著一種輕蔑感,讓對方知道他在我們心裡不再特別,也宣告浪漫熱情的愛意,在日復一日的生活中逐漸冷卻。「你把我當泡麵嗎?」是預期愛情將逝去的劇中人,用於表達焦慮、受踐踏的自尊以及隨之而來的羞恥的方式,「泡麵(速食)」象徵著兩人不完整且不成熟的關係。
由此可見,飲食並不只是各種營養素的化學合成品,更具備其他的象徵意義,代表著人心、感情與關係。
食物與愛,乃至自我意象有很深的關聯。許多厭食症患者,都有渴望透過外表獲得愛與關注的傾向。這些患者記得自己幼年時期,沒有從依附對象身上獲得充分的愛,所以他們會想盡辦法獲得當時未能得到的愛與認同。如果無法確定自己可以獲得認同,他們就會感覺自己的存在變得不明確,最後彷彿失去自我一般,隨時陷入焦慮與孤單之中,極度渴望擁有朋友。
於是,他們更執著於美麗的外貌,拼命想讓自己符合社會認為美麗的標準,因為他們認為這是最容易獲得關注、愛與認同的方法。雖然造成進食障礙的原因有生物學上的,也有社會上的因素,但其中肯定也受到個性與家庭因素的影響。
首次把吃東西的意義,引入人類心理發展學問體系的人是佛洛伊德。佛洛伊德將人類的幼年發展階段,分為口腔期、肛門期、性器期(伊底帕斯期)、潛伏期;他將出生至十二個月前後這段時期歸為口腔期,即使過了這個階段,該階段所代表的意義與扮演的角色,也會以不同的形式持續對未來的人生發展造成影響。
口腔期最大的特徵,就在於這時期的孩童是無力獨自生存的存在,必須完全依附父母等養育者;一個人為了發揮獨立個體的功能,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依賴與依靠。因此,口腔期的特性幾乎與所有心理問題有所關聯,若在這個階段出了問題,也可能會造成極為嚴重的情況。
在語言開始發展之前,孩童會動用觸覺、嗅覺、聽覺等所有直接的感覺器官去理解這個世界,其中也包括將母親的乳頭含在口中的這個行為(經典的例子就是孩子在開始會爬的時候,會將所有東西先放進嘴裡,從而掌握、探索該物品的特性)。在這段時期,嬰兒感到飢餓時,必須要有東西放進嘴裡才能消除那份不快感,也必須要有人幫忙清理,才能清除排泄物令肌膚不適的感覺。
藉由這樣的過程,感受到外在世界對自己較為親切或較為敵對,並將這樣的印象烙印在心中。若在成長過程中,口腔期的依賴需求沒有被徹底滿足,反而會使人更加難以獨立,也會使人難以與他人建立親密關係。
另外,這個時期主要的成長課題,除了感受人生安穩的樂趣與快樂之外,也要透過具有重要意義的對象(在口腔期,具有重要意義的對象通常會是母親或父親等主要的養育者)的相處,充分體會依賴與安全感。原則上,人這輩子所會經歷的對人的基本信賴、快樂的感受、積極性與適當的攻擊性等,都是奠基於這個時期的經驗。
她的暴飮暴食與嘔吐,還有媽媽
C是一位二十多歲的未婚女性,患有心因性暴食症。她每天會暴飲暴食一次,發作時所吃下的食物分量,相當於十名普通成人的食量。她會吃到肚子幾乎要撐爆的程度,再用手指挖喉嚨催吐,有時候甚至可以不靠手指,只憑自己的意志吐出來。吐出來之後她會感到十分暢快,不過隨即又會感到空虛與羞恥。
暴飲暴食的時候,很難品嘗到食物的美味,只會有種內在十分空虛,想盡快找東西填補的感覺。嘔吐完後她雖不再感到緊張,但卻會對反覆暴飲暴食、嘔吐的自己感到厭惡,進而變得憂鬱、產生想輕生的念頭。
開始進行精神分析式諮商之後,她有很長一段時間都無法與諮商師建立親密感。當她感覺與我變得親密時,就會陷入嚴重的焦慮,擔心自己過度依賴我或沉迷於這段關係。當然,她也有表現出其他的態度。
「親密感?當然,我知道醫生很努力想幫我,不過諮商的時間都是固定的,我也支付了相應的費用。醫生也沒辦法當我的爸媽不是嗎?」雖然態度有些消極,但她仍抱持著希望透過諮商接受協助進而改變的想法,所以我們的諮商得以持續。
事實上,所有類型的諮商,尤其是精神分析式的諮商,都具有兩種相互矛盾的特性。親子、情侶、配偶之間無法談論或不會談論的內容,經常會成為諮商的主題,這也使得諮商師與個案建立起在情緒上相當親近、深刻的關係。
但另一方面就跟C說的一樣,這的確是有金錢往來的「交易」,時間也都是固定的,所以諮商師不會過度暴露自己的私生活,也不會談論自己的問題,雙方也不會在諮商室外有私人會面。後者明顯是諮商的限制,但同時也是一個最低限度的保護措施,保護雙方不會因彼此生活中某些具破壞性的部分而引發問題;仔細思考以「家人」和「血緣」為名而發生的大小控制、干涉、虐待,就會明白這種保護措施有多重要。
如上所述,她對諮商師抱持著兩種背道而馳的感覺,也就是有著嚴重的矛盾心理,有時會因為這些情緒相互衝突而感到混亂或焦慮。諮商一方面有著特定的框架(用她的說法是「冷漠」),但同時也能很有「人性」。在這樣的特性之下,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方能藉由諮商幫助個案打從心底,接受自己不需要過著那麼緊繃的生活。隨著諮商的進行,我們也能慢慢看見她為何難以從與諮商師之間的關係,感受到親密與安定。
實際上,對於諮商師的矛盾心理,其實與她和母親之間的關係非常類似。如果有需要,C的母親會無視她本人的需求,硬是逼C吃到肚子很撐,因為沒把媽媽給的食物吃完是C家中的禁忌。母親心情不好時會變得非常冷漠,而C的父親個性衝動,只要稍不順心就會大發雷霆。夫妻經常因為小事爭吵,吵完之後母親經常離家,年幼的C也因此常有「媽媽如果不回來怎麼辦」的焦慮。
C對媽媽的態度有時極為親近,有時則是像永遠不會再見面的人一樣冷漠,沒有中間值,通常都是這兩者極端之一。只要累積壓力或是與媽媽之間的關係變差,她的嘔吐與暴飲暴食問題就會加劇;事實上,在諮商過程中,她若是感覺與諮商師在心理上變得太過親近,或是對諮商師感到憤怒時,暴飲暴食的症狀也會變嚴重。
幸好,在諮商過程中,她逐漸了解暴飲暴食與嘔吐所代表的各種意義。其中之一就是暴飲暴食對C來說,是類似用來安撫壓力或焦慮的機制。「安撫」這個詞並不準確,這更像是打針打在其中一邊的臀部時,必須去打一下另一邊的臀部,才能令人遺忘被針扎的痛楚。
暴飲暴食對她來說,是藉由飲食帶來的強烈刺激,暫時忘卻帶給她壓力的現實情況。從另一個層面來看,暴飲暴食也象徵與母親的一體感,嘔吐則意味著與母親保持距離,而這也適用於與諮商師間的關係。母親與諮商師所象徵的意義,都能具象化成為飲食。
一部一九九五年上映的韓國老電影《三○一.三○二》就生動地描繪了在人際關係中,與飲食有關的問題,究竟會多麼的暴力。新希望拜歐公寓三○二號的住戶名叫允熙,她因罹患神經性厭食症(厭食症)而拒絕進食。劇中,允熙在青春期時曾遭到經營肉舖的養父性侵。至於三○一號的住戶宋熙,則是個執著於料理的女人。
宋熙會把自己做好的料理分送給允熙,但後來她得知允熙都不吃自己做的料理,還會將這些菜全部丟掉,於是,兩人之間的關係從單純懷抱好意的鄰居,逐漸轉變成強迫餵食的加害者與抗拒進食的被害者。
施虐性(虐待狂)原本指的是透過折磨、虐待性伴侶的行為,獲得興奮與滿足的現象。根據佛洛伊德的理論,即使在與性無關的情況下,也能將這種傾向擴大解釋成為透過施加生理的虐待或心理的操縱、蔑視等來獲得滿足。受虐性(受虐狂)則相反,指的是讓自己反覆受罰,或一再重複遭受虐待的相處模式。在這部電影的前半段,宋熙可說是一個施虐者。因為這是一部電影,所以情節多少有些誇大,不過在現實生活中,我們身邊確實存在很多這種施虐與受虐的關係。
除此之外,其中一個值得玩味的點在於性侵允熙的養父,是一位經營肉舖的老闆。換句話說,對允熙來說飲食,尤其是肉食與加害者的攻擊性及性(暴力)有所連結,同時也是令她想起人類(醜陋)欲望的媒介。這會刺激她內心的攻擊欲望,使她想攻擊對自己施以性虐待的養父和袖手旁觀的母親。同時,飲食也會讓允熙對人類自然的性成長與需求感到羞恥。除了飲食之外,允熙在性與感情方面都相當壓抑,執著於書本與文字的原因也能追溯至此。
佛洛伊德的女兒安娜.佛洛伊德(Anna Freud),將這種執著於書本與文字,意圖藉此逃避內在衝突與矛盾的防衛機制命名為「理智化」(intellectualization)。在攻擊性與性成長快速發展的青春期或青少年期,理智化是正常成長過程中常見的傾向。
為了讓新的喜悅誕生
由於D從小就經常生病,自然較晚脫離母親獨立生活,到了三十多歲她仍然無法獨自完成許多事。她接受良好的大學教育,智商也不算低,似乎什麼都能獨立解決,但其實她連買一套衣服、吃一頓飯都必須有母親在旁陪同。
另一方面,當D感覺到母親對她的每件事都要發表意見、表達不滿時,她就會忍不住發火,但很快地又會產生罪惡感。母親是愛操心的個性,大小事情都要操心,於是兩人之間的關係在母親過度強迫、焦慮的個性,以及D的依附需求與頻繁生病的影響下,形成相當不健康的模式。
三十多歲的她,和母親大吵一架之後,便宣告要離開母親自立門戶;但當母親要求她說出新家玄關大門的密碼時,她仍乖乖順從母親的要求。每週母親會造訪她的套房一次,用母親自認對健康有益的食物,塞滿她的冰箱。大部分都是D討厭的食物,而且這個冰箱對一個獨居者來說容量過大,那些食物D一個人實在是吃不完,而且又是她根本不喜歡吃的東西,所以總是放到壞掉。
雖然她一再跟母親溝通這件事,卻沒有任何改變,最後D無法遏制自己的怒火,只好藉著把母親放進冰箱裡的菜全部丟掉來消氣。
D的故事是透過飲食,過度控制對方的一個經典例子。廣義來看,母親與她的關係,就是在重複「施虐」與「受虐」的模式:母親強迫D吃下不喜歡且一個人根本吃不完的食物,是一種施虐者的樣貌;而D雖然討厭母親在自己不在家時來訪,卻又把大門的密碼告訴母親,則可以視為受虐者的樣貌。
相反地,把母親的食物全部丟掉的D是施虐者,而持續把冰箱塞滿的母親則是受虐者。事實上,施虐與受虐就像銅板的兩面,同時會出現在一個人身上,也會視對象或情況而不斷改變。
此外,進行精神分析式諮商之後最神奇的,就是經常會發現個案的飲食習慣或對飲食的偏好有所改變。例如:四十多歲的主婦E原本不在乎飲食,這輩子從來不曾有吃過美食的經驗。對她而言,食物只是為了活下去而必須攝取的養分集合體,除此之外什麼也不是。她的表情看起來總是不耐煩、十分疲倦,體型偏瘦且相當敏感。
而在諮商過程中得知,她將「美味品嘗食物」這個行為與貪心的形象連結在一起,美味地品嘗食物會使她聯想到「貪婪」或「狼吞虎嚥」等形容詞。對她來說,貪心的感覺不僅限於食物,更適用於所有積極的行為,與性有關的部分則幾乎沒有任何感覺。
從診斷結果來看,這相當於一種名為「低落性情感疾患」的慢性憂鬱症;因為無法好好感受自己內在的情緒,所以她說只覺得自己「好像整個人被什麼壓著」,不曉得「憂鬱感」是什麼感覺。她面對每件事都很消極,害怕有新的開始或學新東西,甚至不曾到遠方旅行,生活圈也非常狹隘。
E小時候母親罹患憂鬱症,所以她只要稍微過得比較隨心所欲,父母就會告訴她「這樣媽媽會更難過」。如此,站在年幼的E的立場來看,無論做什麼,母親也許都會因為自己的行為而病得更重,而這種焦慮的情緒深植在她的心中。她內心認為,滿足自己的需求會使媽媽生病,而要是媽媽生病出了什麼事,則與自己會被獨自留在世上、被拋棄的恐懼連結。雖然成年後的E即使理性上知道事情並非如此,但在潛意識與感性上,那份恐懼就像休火山深處的岩漿一般,深深影響著她的態度與行為。
接受諮商之後,她開始更能仔細區分年幼時的焦慮、恐懼、憤怒、罪惡感等多種情緒,現在,即使自己的心中產生這些情緒,她也能接受這樣並不會讓媽媽「生病或死去」。接著她一點一點找回食欲,也開始瞭解食物的滋味。
她曾說,最近好好品嘗過去為孩子所做的肉類料理,「才發現原來肉這麼好吃」,這與小孩子剛開始吃不同食物時所感受到的喜悅,十分相似。嚴重偏食的她彷彿積極「探索」一樣,開始嘗試肉或生魚片等不同種類的料理,同時她也變得更健談、開朗,能暢談幼年時期的自己。
某天她說:「仔細想想,我以前是個快樂且積極的孩子,但不知從何時起變成這麼消極的人。」後來她在人際關係上也變得積極,也開始會去旅行了。
飲食是人類的最基本需求,也是喜悅與快樂的源泉;在人生中,飲食也是連結我們面對重要關係時的情緒媒介。你或許會覺得每次跟家人或好友一起吃五花肉配燒酒時,都會浮現如此複雜的想法是件奇怪的事,不過在必須帶來快樂的飲食上遭遇困難,其實是件很值得去探索箇中意義和原因的事。
【境好出版】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和創傷說再見:好好哀悼,好好悲傷──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式的故事療癒】
推薦閱讀:
孩子遭遇狼手,父母的不信任反而造成更深的創傷… 如何接住受傷的孩子?
想告訴媽媽的話:不要小看一個人對你的影響有多大,尤其是滿身創傷的時候
我要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