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忽視身體小毛病!這12種情況都可能是癌症發生的警訊
作者\仇思源
有一些症狀是需要我們特別注意的,因為它們不會不明不白出現在我們的身體,如果有以下症狀應儘早就醫。
注意身體出現的各種無聲警訊
消化系統異常
1. 體重異常下滑
在沒有節食、沒有運動的情況下,體重就自己下降。
2. 莫名腹脹
我們不會因為所有的日常習慣完全沒有改變而有腹脹問題,最糟糕的問題是它可能是卵巢癌的症狀。
3. 吞嚥困難
平常可以正常吃飯吃麵,現在卻需要食用軟質、液體食物才吞的下去,可能是食道癌的徵兆。
4. 不明原因的消化不良
腹瀉等消化問題一直無法解決。
5. 口腔有白斑
可能是口腔癌的前兆。
6. 皮膚變化
新長出痣或變大都應檢查。乳房皮膚發紅、皮疹、腫塊、外觀改變、有分泌物都可能是乳癌的徵兆,應立即就醫。
7. 異常出血
陰道或直腸出血,可能是子宮內膜癌或大腸癌的症狀。尿液有血可能是發炎或膀胱癌、腎臟癌。
8. 不明疼痛
腹部疼痛可能和胰臟癌有關。身體上任一部位有疼痛現象都需要做檢查。
9. 淋巴結腫大
人體約有數百個大小不一的淋巴結,也不是每個都能用觸摸察覺,頸部、腋下和鼠蹊部的淋巴結算是人體比較好確認的部位,若發生腫大請盡快做檢查,即便不是癌症也有可能是異常感染、過敏或全身性的疾病。
10. 發燒
若不是感冒問題,有發燒現象應就醫,如果是癌症則可能是擴散現象。
11. 持續疲勞
有可能是血癌、結腸癌、胃癌的早期症狀。
推薦閱讀:揪出癌蹤?疲勞疼痛8大警訊別放過
12. 持續性咳嗽
需要做檢查肺部,檢查是否為肺癌。
用體貼的心去理解病患生理與心理上的痛苦
如果癌症發現的早,腫瘤範圍不大,採取局部切除手術所帶來的身心影響較小,若治療需要做放射線治療,其帶來的副作用可能包括疲勞、皮膚紅腫甚至是腸道或泌尿習慣受到改變。
如果是採化學藥物治療,其副作用可能包括食慾不振、噁心、嘔吐、腹瀉、口腔潰瘍、脫髮、貧血或感染。這些都是相當不舒服的症狀需要給予藥物來協助度過不舒服的階段,也需要一些特別的營養補充及心理重建。
控制輕微疼痛、緩解症狀的方法有許多,可以找尋適合自己的方法,如針灸、按摩都可以緩解疼痛。而在心理層面的影響上,焦慮、恐懼、壓力等都會在病人身上發現,影響病人和家人的生活品質。
可以藉由和家人、醫護人員或支持團體給予協助度過身心不適的難關,或透過溫水浴、打坐、瑜珈、按摩、呼吸放鬆可以緩解壓力。
抗癌飲食怎麼挑選
沒有單一種食物吃了以後,能讓我們減少罹癌的風險,但有些原則可以讓我們更健康。像是多喝水可以保護膀胱,減少致癌物和膀胱內膜接觸的時間,降低膀胱癌風險。
每餐進食時注意動物性蛋白質不超過三分之一,盡量使用水煮、燉、蒸等烹調食物,避免油炸、燒烤、加工的香腸臘肉等容易增加罹癌風險的方法。
吃各式各色蔬果:美國癌症協會建議每天食用紅、黃、綠、紫、白等五色蔬果,許多蔬果都富含抗癌營養素,尤其是大腸癌、食道癌和腎臟癌,煮過的番茄或番茄汁可降低前列腺癌的風險。
豆類可以保護身體細胞、減緩腫瘤生長。十字科蔬菜:花菜、甘藍、白菜可以幫助身體抵抗結腸癌、乳癌、肺癌和子宮頸癌。紫色、紅色的葡萄含有的白藜蘆醇(Resveratrol)。能抗氧化和抗發炎。草莓、藍莓可提升自己細胞對抗癌症的能力。
至於綠茶的抗癌功效,研究證據各家說法不一致,可以參考看看,它可以降低膀胱、胃、胰臟癌風險。緩和結腸、肝臟、乳癌和前列腺癌細胞發展。
重要的維生素B群,葉酸是一種很重要的維生素B,尤其是預防大直腸癌及乳癌。雞蛋、全麥製品、豆類、葵花籽和綠葉蔬菜、柳橙汁、草莓、西瓜都是很好的葉酸來源。
另外葉酸和類胡蘿蔔素可預防口腔癌、喉癌、胰腺癌、肺癌、皮膚癌、胃癌。最後希望您所有的健康食物是來自於天然食材,而非從「保健食品」或「藥丸」獲得。
健康女人愛自己
在癌症病患的照護上,安寧緩和醫療是很重要的一環,能針對癌末病人所給予的連續性照顧,重點在於改善身體痛苦症狀、提升精神層面的品質、可以談論你和家人的感受和愛。並且專業醫療團隊間會合作照顧病人、協助家屬哀傷處理等。
【凱特文化】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婦產科醫師寫給女人一生的健康書】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長時間用眼增近視風險3成!家長必學3大護眼秘訣保護孩子視力」
孩子猛滑手機、平板電腦?兒童長時間近距離使用3C產品,睫狀肌持續用力收縮,易導致眼球軸長增加,加深近視。對此,衛...
拉近與青春期孩子的距離!研究揭秘,共聽音樂助親子關係更親密
你平常喜歡聽音樂嗎?聽音樂可幫助調節情緒,並使身心放鬆、減輕壓力。根據2018年的研究指出,親子共同聽音樂可以增...
「流感疫情升溫:初期症狀似感冒,醫生警告這7類人易演變為重症
近日,知名藝人徐熙媛(大S)在日本旅遊時因流感併發肺炎重症猝逝,震驚社會。對此,醫師提醒,別以為流感只會威脅高齡...
寒假過得太舒適,開學時調整心態困難?中醫指出「開學症候群」的六症狀:優先補足睡眠再說。
下週就要開學啦!今年寒假碰上春節,開學次日又碰到元宵,寒假後的開學季,學生們重新適應學校生活時,將面臨生活節奏的...
心情不好就爆食,補償行為導致惡性循環,應循序漸進改善
一名38歲男性是飲食失調患者,長期在身心科追蹤治療,每天都要和飲食失調症抗爭。先前曾嚴格執行飲食計畫,但過度的飲...
我要回應
2022-12-27 10:45:26
2022-06-27 01:59:51
2018-12-04 09:42:58
2018-12-04 01:40:25
2018-12-04 00:18:20
2018-12-03 22:54:14
2018-12-03 16:35:30
2018-12-03 16:34:41
2018-12-03 14:0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