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愛理不理?爸媽可以這樣做!
許多父母會感嘆邁入青春期(轉大人)的孩子,脾氣越來越難以捉摸,孩子不理人常常講不到兩句就起衝突,和朋友倒是很有話聊,其實孩子不理人這都是孩子逐漸獨立的過程與象徵,做父母的毋須過度介懷,建立適當的期望和溝通方式,將父母權威與控制權適量的放鬆,說不定反而可讓親子關係變得融洽,免除彼此劍拔弩張的現象。
(推薦閱讀:轉大人青少年就會失控?從信任三件事做起)
青春期的孩子對父母的依賴會明顯得減少,此時期的孩子時而想成為獨當一面的大人,享做以前父母說「你長大才能做的事」,對「當大人」有所憧憬,希望能脫離父母的保護。但在現實中,青少年仍無法獨立,還須依附家庭,尤其在經濟上更為明顯。
追求獨立的青少年可能會與家庭關係逐漸疏遠,有自己的意見,不再事事聽父母的指揮,雖然可能會造成親子之間關係緊張,但這正是孩子成長的一個必經過程,身為有智慧的父母,應針對孩子追求獨立的「目標」,來與孩子溝通討論,若孩子能有正當的理由,便可尊重他們的意見,逐漸給予更多獨立的權力,同時也對孩子提出更高的要求,負更多的責任,能適當的對孩子「引導」與「規範」仍是重要的。要知道獨立不是壞事,但真正的獨立除了擁有了更多的自由度之外,也包含了對自己行為負責的義務。看看現在台灣的社會,多數家庭均只生養一個孩子,什麼事都幫孩子做得好好的,孩子做錯事也捨不得打罵,養成了孩子過度依賴的習慣,導致孩子長大後生活自理能力極差、甚至行為產生偏差,反正「天塌下來都有父母頂著」,於是也造就了好幾個未來的「葉少爺」。
(推薦閱讀:面對親子衝突,爸媽提昇準備度三秘訣)
青春期的孩子情緒較易衝動、暴躁易怒,有時會為了表現自己的威嚴而反抗、攻擊父母,建議父母,要先放下自身的權威,給予平等的空間,體諒感受並尊重想法,勿過度干涉。若仍以權威性態度和「聽我的就對了」的溝通方式對待,親子間的衝突可能越大,孩子情緒的動盪不安也越難減緩。過度溺愛對孩子亦不好,父母過於溺愛孩子,缺乏正確回應孩子的認知,對於孩子的偏差行為沒有給予適切的懲處,致使孩子的是非觀念錯誤,一旦被他人略為責備或需求不被滿足,便嚴重受挫或過度反應,最糟糕的便是用負面的情緒和行為應對事物,如同民國87年的林清岳弒親案一樣,做父母的管教鬆緊不可不小心拿捏。
言語行為好爭辯好面子人人都有,這種現象在青少身上更為明顯。青春期孩子為肯定自我價值,與人相處上容易堅持己見,基於不願服輸之心理,遇事容易衝動,尤其在言語上常常都要爭個高下,或找一堆「藉口」來合理化自己的行為,不只是在同儕之間,與父母說話時亦然。其實這種情況相當常見,也是正常發展的過程,建議父母以平常心看待,不要覺得孩子是故意作對,這並非讓父母絲毫不理會孩子好辯的習性,但要適當鼓勵孩子發表自己意見,並參與討論,不要一昧的否決;若是孩子表現出誇張或傲慢態度,及時糾正,幫助其推理能力的延伸,不要被孩子的情緒牽著走,才不至於捲入親子衝突之中。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開始對男女間性別不同有所意識,大家共同學習、活動,從其中培養正確與異性相處的觀念,從中了解兩性的異同,建立健康的兩性關係,是相當重要的課題。而原生家庭對於孩子兩性相處過程是具有深遠影響的,它影響了一個人的生活型態、處理事情的態度、與他人的相處…等,尤其是父母親對孩子的影響更是深遠。常說「身教大於言教」,所以做父母的,平日間的相處仍應保持禮貌及尊重,家庭成員間須相互體諒,以身作則,加強同理心,勿當「大男人」或「悍妻」,給予孩子兩性和諧、平等的角色示範。
(推薦閱讀:十歲前就長胸部或喉結,性早熟恐讓孩子長不高)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爸媽必學6招開學收心操,避免孩子開學症候群
漫長悠閒的暑假即將進入尾聲,長達50多天的假期,孩子們的生活作息可能已經隨性顛倒,面對新學期的開始甚至感到抗拒、...
孫藝珍也愛用!Bugaboo 殿堂級嬰兒推車,榮登國際名人與皇室成員御用品牌!
成為父母後如何展現時尚風格?除了透過穿搭,當然還要藉著小寶貝的出行工具「嬰兒推車」來展現!源自荷蘭的頂級嬰兒推車...
自拍修圖才敢上傳、每天盯著按讚數!研究揭青少年「缺讚」超憂鬱
作者\優活健康 青少年總會在社群媒體上放自拍照、發文記錄生活,為了能獲取更多認可,大部分的人都會將自拍照過...
我要回應
2020-02-23 02:53:12
2020-02-22 23:12: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