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健康百寶箱 » 全家都健康 » 鼻過敏與鼻竇炎差在哪?耳鼻喉科醫師教你一秒分辨

鼻過敏與鼻竇炎差在哪?耳鼻喉科醫師教你一秒分辨

鼻竇炎,鼻過敏,鼻涕顏色

FavoriteLoading收藏文章

作者\NOW健康

又在包鼻涕餛飩了嗎?流鼻涕是常見的耳鼻喉症狀,反覆發生可能是鼻過敏或鼻竇炎作祟。資深耳鼻喉科醫師李宏信表示,雖然兩者的症狀類似,但致病原因和治療方式卻截然不同,民眾可以從鼻涕的黏稠度或顏色觀察,就醫時應充分告知醫師,以利於疾病診斷和及早的正確治療。

李宏信說明,鼻過敏與鼻竇炎都是國人常見的疾病,包括流鼻水、流鼻涕、鼻塞和頭痛,也都是可能出現的症狀,臨床表現相似常讓人「霧煞煞」。事實上,鼻竇炎多起因於細菌感染,所以鼻涕較為黏稠,且顏色多偏黃或偏綠也常伴隨出現鼻腔散發異味、頭痛的症狀,但多為急性發作,只要正確用藥,通常3個月內能好轉。

鼻過敏少見濃鼻涕、鼻腔異味和頭痛的症狀,但在台灣,過敏原充斥,舉凡塵蟎、花粉、灰塵乃至溫差巨大變化,都可能讓鼻過敏患者鼻子發癢、打噴嚏、流清水般鼻涕或鼻塞的情況。鼻過敏體質患者1年4季處於隨時發病的狀態,生活飽受困擾。

鼻竇炎,鼻過敏,鼻涕顏色

李宏信解釋,鼻過敏是一種慢性疾病,患者因鼻腔內鼻黏膜之神經比一般人發達,因此對外界刺激比正常人更敏感,易發癢及狂打噴嚏,當溫差過大忽冷忽熱或吸入刺激性物質,則鼻神經指揮鼻黏膜充血腫大而鼻塞呼吸不暢,又刺激鼻黏膜腺體細胞分泌大量鼻涕,就易出現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等惱人症狀。

目前臨床針對症狀輕微的鼻過敏患者,主要以抗組織胺或類固醇噴劑等藥物控制症狀,但往往藥效消失一陣子,症狀就會復發。

若經藥物治療未能改善的病人,可考慮改採手術治療。以雷射、電燒、微創、射頻電波及紅外線等方式,對一般鼻病成效不錯,但對嚴重鼻過敏者效果不彰,因此建議採用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從根本治療效果較佳。

推薦閱讀:換季鼻過敏好難熬?中醫:戴毛帽睡覺

李宏信指出,鼻過敏神經截除術原理為切除過度發達的鼻過敏神經,早期手術須經鼻竇須掀開上唇,鑿開鼻竇腔骨而再深入進行神經截除,術中出血風險高,無論是醫師或病人都難以接受。

但現在醫學技術進步,改採電波射頻低溫熱透法,以特製雷管探頭從鼻腔進入深處側上方進行截除,不必開刀,局部麻醉,在門診約半小時就能完成,成效良好,症狀可改善約7至9成,即原先打噴嚏10次,減少至2、3次,其他症狀成效雷同,因此深受患者及家長肯定。

推薦閱讀:流鼻涕好煩?醫生教你從鼻涕判斷身體狀況!

家醫科醫師李政道提醒,雖然透過症狀表現可以初步判別鼻過敏和鼻竇炎,但每個人的發病原因不盡相同,民眾切勿「自己當醫生」,在未經醫師診斷下胡亂用藥,以免用藥無效,反因用錯藥而傷了健康。建議若經常發生流鼻涕或鼻塞等症狀,還是盡快就醫,找真正的原因達到治療目的而不易再復發。

NOW健康】授權轉載 原文出處【如何分辨鼻過敏與鼻竇炎? 專家教你看鼻涕顏色秒懂

執行編輯:Hovis
核稿編輯:Reese

關於作者與本篇文章

健康傳媒

健康數位內容第一品牌!《NOW健康》提供全方位醫療保健新知,適用於0到100歲以上。基因與生俱來,體質後天翻轉;打造長壽體質,就從《NOW健康》開始。【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盡在NOW健康】


我要回應

我要留言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