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隔夜水會致癌?關於水的四大迷思,一次破除!
每天喝4升水會中毒?
真相:只要不是短時內猛喝無需擔心
感冒?多喝水!頭痛?多喝水!心情不好?多喝水……在很多人眼中,多喝水似乎已成為解決一切問題的“完美方案”。
不過網上有傳言稱,世界衛生組織專家布魯斯·戈登表示,每天飲水量超4升,就可能中毒,甚至導致大腦功能受損,嚴重時還可能危及生命。雖然世界衛生組織稱該觀點系誤讀,並及時做出了闢謠,但不少人仍會隱隱擔心,多喝水會對健康造成影響嗎?
正常成年人的體液量約佔體重的60%,人獲取水分主要有兩個途徑:其一是從食物中攝取,大約每日700毫升至2000毫升,它們主要由胃腸道吸收;其二是每日人體在代謝過程中會產生約300毫升水。這些水大部分會形成尿液經人體泌尿系統排出,也有少量以水蒸氣或汗液的形式經肺部或皮膚排出。
相關專家表示,醫學上確實有“水中毒”這一概念,當人體攝入水量大大超過了排出量,以致水分在體內滯留,進而引起血漿滲透壓下降和循環血量增多,就可能引起水中毒,它又被稱為稀釋性低鈉血症,根據病情急緩,該病還可分為急性水中毒和慢性水中毒。
然而,水中毒在臨床上其實很少發生,就算患者真出現水中毒的情況,多半不單是由於過量飲水,而是因為患者身體出現了其他問題或者接受了某些不恰當的治療操作。比如,患者本身就有腎臟疾病,加之心臟功能不全,運動後又一次性飲水過量,同時醫源性輸液過多,這就可能導致水中毒。實際上,健康人腎臟的適應能力很強,不會因為多喝了些水就“罷工”。
“只要不是短時間內猛喝,就不會對健康造成影響。”阮光鋒說。
喝水垢較多的水易患結石?
真相:硬水口感不好,但不會危害健康
燒水壺用久後,內壁會結下厚厚的水垢。網上盛傳,長期飲用燒開後水垢很多的硬水,會增加罹患結石病的風險。那麼這一說法究竟是真是假?
“不過,目前尚無確鑿證據表明,喝硬水會導致結石或其他健康問題。相反,如果人水喝得少、吃得多,其泌尿系統出現結石的可能性會更高。”阮光鋒說。
“喝硬水會導致結石,完全是個謠言。硬水雖然口感不好,但它對人體無害,其所含的鈣和鎂都是人體必需的元素,而且現在多數人的鈣、鎂攝入量都偏低。從這個意義上來說,喝硬度高的水,還能給人體補充一部分礦物質。當然,硬水中的礦物質含量,遠不夠人體日常所需,補充礦物質的正道,還是均衡的膳食。”阮光鋒說。
喝純淨水會骨質疏鬆?
真相:導致鈣流失的主因是年齡、激素水平等
純淨水,是用反滲透方式或蒸餾方式製備的、去除了絕大多數雜質的水。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公共衛生學院副教授魯青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純淨水並非不含任何微量元素,只是經過處理後,其中鈣、鎂、鉀、鈉等人體必需的礦物元素顯著減少。
“人體體液正常的pH值在7.35到7.45之間,儘管機體在不斷產生和攝取酸鹼度不同的物質,但是體液的pH值並不會發生明顯變化。純淨水屬中性或弱酸性,經過人體胃液調和、腸道吸收,並不會改變髒器或其他組織的pH值。因此,對人體來說,喝純淨水並不會讓體液越來越酸。”魯青稱。
對於長期飲用純淨水會導致骨質疏鬆、軟骨病的說法,科信食品與營養信息交流中心副主任鍾凱表示,持此觀點的人對人體生理情況不了解。一個60公斤重的成年人,其體液重量約為36到42公斤,而他一天的飲水量通常不超過2升。這樣的飲水量對其體內的鈣離子濃度沒有影響,導致人體鈣流失的主要因素是年齡、激素水平和膳食攝入等。
另一方面,軟骨病的發病原因為維生素D攝入不足、體內鈣含量過低、日光照射不足等。人體攝入鈣、鎂等元素的主要途徑是日常飲食,而非飲水。因此,飲用純淨水與軟骨病的發生並無關聯。
最科學的喝水方式是什麼?我們又該喝什麼樣的水?阮光鋒給出如下建議:
很多人想問,每天應該喝幾杯呢?一直有種說法,建議人們每天要喝8杯水。其實,具體喝幾杯,還得看使用杯子的容量大小。我們日常的杯子容量為200毫升到300毫升,所以一般是6杯到8杯。
當然,每個人杯子的容量都是不一樣的,最好的辦法就是根據自己杯子的容量大小,簡單換算,不用苛求必須達到8杯。
此外,一些慢性病患者要注意多喝水,比如高尿酸血症、痛風、糖尿病患者多喝水,可在一定程度上減輕病症。
推薦閱讀:
早上起床喝水傷身?醫師這樣說!
常喝水的孩子更聰明,但怎麼喝水才正確?水放超過24小時不要喝!
旅遊不知去哪裡,跟媽媽經放心玩
放假跟著媽媽經一起放心玩,精選台灣各地高CP值渡假飯店,為每一個家庭帶來快樂十足的親子假期!
常做夢代表睡不好?睡眠專家:記得夢才是睡不好關鍵!
作者\健康醫療網 你晚上睡覺時也常常做夢嗎?甚至一整晚下來感覺都沒有好好休息,事實上,做夢...
次世代疫苗是什麼?兒童可以施打嗎?後遺症、功效一次看
作者\ 媽媽經編輯部 莫德納次世代疫苗追加劑5.1萬名額10月11日9時準時開放預約,此階...
「小滿」6禁忌一次看:別露肚臍、喝冷飲,浪費「這食物」恐財運不順
作者\清水孟國際塔羅小孟老師 5月21日小滿6禁忌,忌露肚臍 小滿為5月21日,太陽...
今年夏天熱到受不了!小心家中長輩中風、心肌梗塞風險大增
作者\健康醫療網 台灣夏天天氣高溫炎熱,慢性病族群卻更要適時補充水分,因為高溫除了讓人中暑...
人真的有可能「笑死」!情緒過大會影響心臟,醫:這類人風險較大
作者\健康醫療網 我們經常會用「笑死」來形容一件事真的非常好笑,然而沒想到現實中真的有人被...
我要回應